两汉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
作者:诸葛亮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 阅读全文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司马迁)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 阅读全文
孟母三迁(刘向)
作者:刘向
原文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 阅读全文
情诗(曹植)
作者:曹植
原文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http://www.shiciw... 阅读全文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
作者:蔡文姬
原文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 阅读全文
文帝议佐百姓诏(刘恒)
作者:刘恒
原文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 阅读全文
观沧海(曹操)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http://www.shiciwa... 阅读全文
江南(汉乐府 )
作者:汉乐府
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http://www.shiciwang.org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 阅读全文
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佚名)
作者:佚名
原文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 阅读全文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刘启)
作者:刘启
原文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 阅读全文
疾邪诗二首(赵壹 )
作者:赵壹
原文 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http://www.shiciwang.org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 阅读全文
朔风诗五章(曹植)
作者:曹植
原文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http://www.shiciwang.org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 阅读全文
洛神赋(曹植)
作者:曹植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http://www.shiciwang.org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 阅读全文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 〔佚名〕
作者:佚名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 阅读全文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http:/... 阅读全文
诀别书(卓文君)
作者:卓文君
原文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h... 阅读全文
刺巴郡守诗(佚名)
作者:佚名
原文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http://www.shiciw... 阅读全文
上山采蘼芜(佚名)
作者:佚名
原文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 阅读全文
答苏武书(李陵)
作者:李陵
提要 《答苏武书》是一篇创作于西汉时期的散文,作者李陵。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领5000名步兵深入匈奴腹地,由于寡不敌众,将士战死殆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陵投降匈奴。但从司... 阅读全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作者:罗贯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赏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已作为成语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喻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只缺少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 阅读全文
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作者:罗贯中
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赏析 这句话原是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激周瑜抗曹的决心,后来人们用以劝人决定行事之前要将可能性和后果反复作周密的思考,... 阅读全文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
作者:罗贯中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刘备失败后刚从新野到夏口,孙权就派谋士鲁肃前来探听消息。因诸葛亮和鲁肃都主... 阅读全文
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作者:罗贯中
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复杂的集团斗争中,其他人的意见,都是为自己着想的,所以是不能听信的,主意还得... 阅读全文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作者:罗贯中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赏析 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卧龙冈。这是诸葛亮居住草堂的门口对联。刘备初到草堂,首先见到的是这副对联。诸葛亮在他的... 阅读全文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作者:罗贯中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赏析 这是刘备与其二兄弟关羽、张飞一同去求见诸葛亮在路上听到路人唱的一首歌中的两句。他们一行三人去见诸葛亮,... 阅读全文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作者:罗贯中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赏析 这句话是作者引用的后人之语。在《徐母赞》里高度评价徐庶母亲一句赞美辞。“生得其名,死得其所”,是说活着的时... 阅读全文
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也
作者:罗贯中
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袁绍军队大败,再加之好佞之臣进谗言,将领张颌、高览被逼... 阅读全文
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
作者:罗贯中
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等到事情平定之后,再来计较是非问题,不是更好吗?袁绍死后,三儿子袁尚接领了冀州... 阅读全文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作者:罗贯中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赏析 这句话是关羽对兵败的刘备所讲的劝言。脱身于袁绍后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二兄弟相聚在了一起。又在汝南得... 阅读全文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作者:罗贯中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赏析 这是《三国演义》叙述官渡之战后的总结性的话。其基本意思是:自古以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并不是兵力... 阅读全文
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
作者:罗贯中
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历经二个多月的战斗后,已是有点支持不住。他只有七万人,加之长途... 阅读全文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作者:罗贯中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有上百只鹰、隼之类的鸟,也不如有一只鱼鹰。这是形容人才难得。曹操招安张绣以后,又准备... 阅读全文
见善若惊,嫉恶若仇
作者:罗贯中
见善若惊,嫉恶若仇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是孔融推荐祢衡去说服刘表时说的话。意思是说,见到善举就感到意外惊喜,碰到坏人坏事就要像对待仇敌一样。... 阅读全文
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作者:罗贯中
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曹操派使者刘晔去襄城招安张绣,张绣也有此意,但他担心曹操与自己有过仇恨而会不会遭到报复... 阅读全文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作者:罗贯中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赏析 就在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次日,曹操又宴请刘备。喝酒间,忽有人来报袁绍已击败公孙瓒。刘备听罢,要求率军前往... 阅读全文
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
作者:罗贯中
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赏析 这句话的本质意义是说,要想做大事,就要有献身精神。贪生怕死的人不仅干不了大事,而且还会因珍惜自己的生... 阅读全文
军以将为主,将衰则军无战心
作者:罗贯中
军以将为主,将衰则军无战心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赏析 这是荀攸在劝谏曹操时说的话。曹操夺了徐州以后,吕布只好退到下邳,这时曹操又转攻下邳,这使吕布连连失败... 阅读全文
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
作者:罗贯中
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当年,曹操正发兵南阳。在路上,见麦子已熟,就命士兵遍告沿途百姓及各地官吏:“吾... 阅读全文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作者:罗贯中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赏析 原本是刘备驻徐州,吕布在小沛,因俩人中了荀成的“驱虎吞狼”之计,这使得刘备丢了徐州去了小沛,吕布得了徐州。这个... 阅读全文
无谋之辈,见利必喜
作者:罗贯中
无谋之辈,见利必喜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赏析 在小说里有许多人多次称吕布为“无谋之辈”,这都是根据吕布的秉性而说的。这里的意思是指他不图谋天下霸业,却只图... 阅读全文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
作者:罗贯中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只图一时痛快,不顾后果,不为纪律所约束、是不能担负重任的,因为如果造成祸患,... 阅读全文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作者:罗贯中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赏析 这是刘备在失去徐州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得到的东西等得到时,有什么值得喜悦的;如果失掉它,又有... 阅读全文
强固不足恃
作者:罗贯中
强固不足恃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仰仗自己的强大恣意行事是不行的。 太尉杨彪给献帝出了一个反间计,于是大司马李沩与大将... 阅读全文
深根固本以治天下
作者:罗贯中
深根固本以治天下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陶谦的属下张铠杀死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为报此仇,想讨伐陶谦夺取徐州。可陶谦临死前,将徐州转让... 阅读全文
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作者:罗贯中
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赏析 曹操准备征讨徐州陶谦,糜竺给陶谦献计,请北海孔融发兵前来救援。至此,作者回过头来给读者介绍孔融。说孔融自... 阅读全文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作者:罗贯中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回。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的两句。在铲除掉董卓的斗争中,王允巧设了“连环计”,把自己府中的美女貂蝉许给吕布,后又... 阅读全文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
作者:罗贯中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 赏析 孙策将父亲孙坚埋葬后,“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土,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这句话是说:放下架子礼... 阅读全文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作者:罗贯中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回。 赏析 这句话是杨彪劝谏董卓的的话: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刘备、关羽、张飞打败了董卓的干将吕布,在军心涣散,士气大... 阅读全文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作者:罗贯中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董卓废辩立协,杀死刘辩与何太后后,更是独揽大权,掳掠杀戳,无恶不作。群臣见董卓... 阅读全文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作者:罗贯中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善于用计谋但缺乏果断的人,是不用担心的。作为一个掌管国家大事的权臣来说,不仅要工于心计善于... 阅读全文
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作者:罗贯中
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这句话是说:做大事以前,不仅要严守秘密,更主要的是要为自己的行动寻找一种有利的说法,这样才有助于大事的成功。 ... 阅读全文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作者:罗贯中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顺,顺从;逆,违背。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听从我的人,就能活下来;与我作对的人,就休想活命只有一死。这句话生动的勾... 阅读全文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作者:罗贯中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何进欲诛宦党之计谋暴露后,被宦官张让等伏兵砍死。作者引用“汉室倾危天数终,元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 阅读全文
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作者:罗贯中
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痈疮弄破虽会疼痛,但总比保留着毒液要好。 董卓收到何进招外面重臣进京尽诛宦党... 阅读全文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作者:罗贯中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要让水不再继续沸腾,采取把开水从锅里舀起来再扬下去的办法,还不如彻底抽去锅底下燃烧的柴火更奏... 阅读全文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作者:罗贯中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董卓十分欣赏吕布的勇气和军事才能,所以很想招他为自己做事。于是李肃找到吕布说:“‘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阅读全文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作者:罗贯中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 赏析 这句话在文中的说出背景是:当李肃知悉董卓想得到吕布的意图之后,就找到吕布,劝他为董卓做事。李肃还说:“... 阅读全文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作者:罗贯中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干戈:指武器。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兵器的柄交给别人。就是说把权力轻易地交给别人,自己反被别人所害。 ... 阅读全文
彼一时,此一时也
作者:罗贯中
彼一时,此一时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 赏析 这句话的大意是:时势不同,做事的标准也不应一样。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处理不断变化的事... 阅读全文
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
作者:罗贯中
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枳棘:即两种多刺的灌木,古人视其为恶木,并以此来比喻污浊的环境和馋佞的人。鸾风:即两种吉祥的鸟,在此比喻正直高尚的人。栖:即停留... 阅读全文
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作者:罗贯中
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 赏析 作者在书中第一回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曾节等弄权,窦... 阅读全文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作者:罗贯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大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长久了就要走向统一,统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罗贯中用这段... 阅读全文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作者:罗贯中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白身:指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董卓在剿杀黄巾军大帅张角时却反被张角追杀,穷途末路... 阅读全文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作者:罗贯中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赏析 这句话在书中多次出现。作者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描述了自东周以来,一直到三国群雄并起,建立... 阅读全文
此间乐,不思蜀也
作者:罗贯中
此间乐,不思蜀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赏析 这句话的文中背景是:魏将邓艾兵临城下,蜀国君主刘禅被迫投降。邓艾被司马昭谋杀后,刘禅被迁送到魏都洛阳,司马... 阅读全文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作者:罗贯中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十回。 赏析 诸葛亮自从卧龙岗下山后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父子,为统一天下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在临终前,他还手... 阅读全文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作者:罗贯中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魏太和四年秋,曹睿派曾真、司马懿率军四十万攻打汉中,不料走到陈仓,逢一月的大雨,不仅无法... 阅读全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罗贯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鞠躬,弯着身子。这里是谨慎勤勉的意思。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一说是“憔悴”的思思。 赏析 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 阅读全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罗贯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赏析 曹植这首诗的意思是,用燃烧的豆萁来煮豆子,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的,为什么要这么无情... 阅读全文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作者:罗贯中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赏析 这是作者罗贯中在借引(邺中歌)中对曹操进行了评价,其中后四句是这样说的:“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 阅读全文
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
作者:罗贯中
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赏析 关羽右臂被曹兵用毒箭射伤,毒已入骨。名医华佗听说后急忙赶到,看了伤势后,对关羽说:“某自有治法。一但恐君候... 阅读全文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作者:罗贯中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赏析 这里所说的三军,是指众多的兵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到一个将军是很难的,而得到众多的兵士却是容易的事,所以不... 阅读全文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作者:罗贯中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赏析 这句话说的骄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故骄兵必败。骄兵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 阅读全文
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
作者:罗贯中
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相济,而后王业成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赏析 这句话说明,要想夺取天下,就得使天下的人服从你;而天下人的服从是来自于武力的征服... 阅读全文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
作者:罗贯中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赏析 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现在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律一旦推行,下面的人便有恩知恩了;... 阅读全文
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
作者:罗贯中
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为了迅速夺取西川,庞统决定带兵从小路进攻雒城。刘备却不同意,他说:“军帅不可,吾夜梦... 阅读全文
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作者:罗贯中
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赏析 这句话的文中背景是: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战死后,汉军全面溃败。刘备请诸葛亮亲来涪关,定夺夺取西川之事... 阅读全文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作者:罗贯中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赏析 这句话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团结一致,不要进行无谓的内斗与内耗,因为那样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  ... 阅读全文
吉凶相救,患难相扶
作者:罗贯中
吉凶相救,患难相扶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有一方遇上困难,另一方就会伸手相救。患难与共朋友情。 张鲁想攻打西... 阅读全文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者:罗贯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药虽苦口但有利于治病,话虽不好听但有利于人。比喻有些真心的劝戒或尖锐的批评,听... 阅读全文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
作者:罗贯中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赏析 这句话的说出背景是:马腾和曹操门下待郎黄奎合谋想杀曹操,不料黄奎泄密。于是曹操将计就计,杀了马腾。马腾的儿... 阅读全文
既生瑜,何生亮
作者:罗贯中
既生瑜,何生亮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赏析 这是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后,周瑜发出的一句无奈的绝命感叹。诸葛亮发起连吴抗曹,并获得成功。 在与... 阅读全文
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作者:罗贯中
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注释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赏析 孙权刘备联合后,取得赤壁之战大胜。周瑜却担心刘备夺取南郡,便和鲁肃到油江,和刘备立了个君子协定:... 阅读全文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作者:徐斡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出处 三国•徐斡《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原文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蚌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 阅读全文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作者: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出处 汉•卓文君《白头吟》 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 阅读全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作者: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出处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原文 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迢:或作“苕苕”。河汉:指银河。河汉女... 阅读全文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
作者:无名氏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 出处 汉•无名氏《留别妻》 原文 见“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释 结发:在古代,成婚的晚上,男女要行束发之礼,因此用“结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