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唐代诗人韩翃,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一首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景色,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后半首写秋夜感怀,真挚感人。颈联写更深夜阑,以心相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泼,实属佳对,向来为人所称道。 http://www.shiciwang.org
原文 http://www.shiciwang.org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http://www.shiciwang.org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http://www.shiciwang.org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http://www.shiciwang.org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1.簟(dian4):竹席。
2.澹:漂动。
http://www.shiciwang.org
3.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http://www.shiciwang.org
4.砧杵(chu3):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http://www.shiciwang.org
5.心期:心所向往。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翻译 http://www.shiciwang.org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http://www.shiciwang.org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http://www.shiciwang.org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http://www.shiciwang.org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http://www.shiciwang.org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蹭诗。朋友程延写了一首《秋夜即事》送给韩翊,于是韩翊写了此诗作为回赠。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写秋夜之景。“长簟”指竹席。时值秋夜,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秋高气爽,空寂的夜晚月光洒满城中。在诗人笔下,我们仿佛看到月光洒满全城,还看到诗人满脸惬意地迎接风的到来。诗人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宁静、安逸的秋夜环境。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写秋夜所见、所闻。秋天的星空掠过一行大雁,千家万户传来阵阵捣衣声。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之句,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是纯写景的句子,可是与大雁、捣衣声相连,就陚予这些景更多的含义。这些大雁为什么人传递着什么消息?家家户户又是为什么连夜捣衣呢?诗人并没有继续写下去,只是将景物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http://www.shiciwang.org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写对朋友的思念。看时令已是临近深秋时分,因为思念朋友,睡觉时已至深夜。“节候”句承接着前两联的秋景所写,然后引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转折自然,没有刻意为之的感觉。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写吟咏赠诗,不觉已经天色大亮了。因为思念老友,所以反复吟诵他写的诗篇,不知不觉间,乌鸦不住地啼鸣,天已经亮了。此句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把诗人对友人怀念深切以致夜不能寐的情形,含蓄地展现了出来。 http://www.shiciwang.org
此诗一气呵成,毫无雕琢之感。对仗工整,写景清新,在中唐十分难得。
http://www.shiciwang.org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