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选入《唐诗三百首》。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作此诗。诗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刻板无聊的官场生活的不满,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这首诗婉而含讽,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http://www.shiciwang.org
原文 http://www.shiciwang.org
寄左省杜拾遗⑴
联步趋丹陛⑵,分曹限紫微⑶。
晓随天仗入⑷,暮惹御香归⑸。 http://www.shiciwang.org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⑹。 http://www.shiciwang.org
圣朝无阙事⑺,自觉谏书稀⑻。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⑴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http://www.shiciwang.org
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http://www.shiciwang.org
⑷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http://www.shiciwang.org
⑸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http://www.shiciwang.org
⑹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http://www.shiciwang.org
⑺阙事:指错失。
http://www.shiciwang.org
⑻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http://www.shiciwang.org
翻译 http://www.shiciwang.org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http://www.shiciwang.org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http://www.shiciwang.org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http://www.shiciwang.org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至乾元元年初(758),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人,暮惹御香归”,前两联写自己与杜甫同朝为官的情形。我与你一起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队列。拂晓时随着官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诗人在此处用字用词非常讲究,雍容典雅,气势不凡。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颈联“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诗人低头见到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目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之情。“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睹花落泪,感慨人生易逝;羡慕飞鸟自由自在,慨叹自己身不由己。 http://www.shiciwang.org
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名义上对朝廷颂扬,说当今朝廷已经尽善尽美,圣明没有缺失,规讽劝诫的谏书越来越少,实际上暗含讽刺,朝廷并不是没有缺失,而是缺失很多。许多有识之士看在眼里,但也无可奈何,只有默不作声,所以谏书也就越来越少。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此诗采用的是隐讳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手法髙妙。 http://www.shiciwang.org
岑参(cénshēn)(715—770),河南南阳人。幼年丧父,家境艰辛,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中进士,做过兵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八年随节度使高仙芝入安西,在高幕中任掌书记。当时胸怀报国壮志,很想在戎马生涯中施展鸿图。未能实现,两年后回到长安。天宝十三年又随节度使封常清出任安西、北庭判官,驻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安史之乱后,肃宗即位,岑参又从西域回到长安,在杜甫和房琯的推荐下,任朝中右补阙。由于直言敢谏,屡受排挤。大历元年做嘉州刺史,不久罢官,五十五岁时,客死成都旅舍。岑参几度出塞,熟悉边塞的风光和戎马生活,有不少边塞诗作,被认为是历代“边塞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流畅新奇、感情奔放,尤以七言歌行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