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出处
http://www.shiciwang.org
《论语·为政》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道:同导,引导,开导。 http://www.shiciwang.org
政:法制政令。 http://www.shiciwang.org
齐:整齐,整齐需强制手段,也说整治。
刑:刑罚。 http://www.shiciwang.org
免:幸免。 http://www.shiciwang.org
礼:道德准则。 http://www.shiciwang.org
格:正,纠正。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译文
http://www.shiciwang.org
用法制政令引导人民,采用刑罚整治人民,人民为逃避刑罚而约朿自己不去干坏事,但内心不觉得犯罪是极为耻辱的亊,用道德开导人民,用礼教规范人民,使人从思想上自我反省,不但自知其耻,面且能改过归于正道。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http://www.shiciwang.org
孔子论述了以德与礼来教导人民,将使人民自爱自重,心悦诚服。实际上这也包含了对人格、人性的重视。如果光靠政令法制来约民众,这效果非常有限,只能养成人们为逃避刑罚而克制自己、不去犯罪,但不会有羞耻之心。所以说,以德与礼来治理人民,为政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力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将内在德与礼表现在美好的行动上,成为德与礼的典范。这样才能使人民上行下效,知耻悦服。当然,政令和刑罚是不可或缺的,把德、礼、政、刑四者结合起来,会推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http://www.shiciwang.org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