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居杭州。屡试不第,曾师事张磁,后为韩伲胄门下堂吏,负责撰拟文稿,颇有权势。及韩被诛杀,亦遭牵连,被处黥刑,穷困而死。其词多写个人闲情逸致,尤工于咏物,尽态极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细节。但笔近纤巧,骨格不高。词中少数忧国伤时之作,慷慨悲凉,较有现实内容。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有《梅溪词》。
http://www.shiciwang.org
简介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汉族,汴(今河南开封)人。自韩侂胄柄权,事皆不逮之都司,初议于苏师旦,后议之史邦卿,而都司失职。韩侂胄为平章,事无决,专倚堂吏史邦卿,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权炙缙绅。侍从简札,至用申呈。开禧三年,韩侂胄被杀,雷孝友上言乞将史达祖、耿柽、董如璧送大理寺根究,遂贬死。有《梅溪词》一卷。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张镃《题梅溪词》,署嘉泰元年(1201)。张镃时已近五旬,他称史达祖为“生”,又说:“余老矣,生须发未白。”显然其行辈要比张镃为晚。嘉泰元年正当南宋主战派韩侂胄、京镗执政五年,史达祖在韩的府中任“省吏”,颇得韩的倚重。宋人笔记说韩的“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可见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过去的历史家,根据元人所编的《宋史》的观点,多把主张抗敌而失败的韩侂胄定为“奸臣”,因此也贬损了史达祖及其作品。他的文字可能因此在敌对政治势力执政(1202)以后就没有收集起来,或虽有集子而失传了。
http://www.shiciwang.org
史达祖的词,过去常常与周(邦彦)、姜(夔)相提并论。姜夔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李贺)之韵”。张镃的《题梅溪词》则说“辞情俱到。织绡泉底,去尘眼中。妥帖轻圆,特其余事,至于夺苕艳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素,有瓌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佚)荡污淫之失。端可以分镳清真(周邦彦)、平睨方回(贺铸)。而纷纷三变(柳永)行辈,几不足比数”。张镃也是南宋的填词名家,有《南湖集》,与辛弃疾、项安世、洪迈等名流时相唱和。他对于史达祖的评赞,可以代表南宋词坛的标准。 http://www.shiciwang.org
北宋晚期词坛大家有的并未尽脱《花间》的旧传统。尽管他们致力于长调的创制和提倡,但都未放弃小令,而一触及小令,《花间》的作风自然而然会复活起来。柳永致力于写景,但比较笼统,周邦彦就比较具体,而史达祖则更深入细致地摹写物象,出神入化。如他创作的咏春雨词〔绮罗香〕“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全不及春雨一字,完全从物象来写诗人意中的春雨,其中也无一字涉及个人的感情,而物象中自有此感情。他又把人也作物象来描写:“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风流子〕)“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还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随轻梦,身堕愁边。”(〔风流子〕)他用小令来写平常今昔对比的主题,也与别人不同:“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向来萧鼓地,犹见柳婆娑。”(〔临江仙〕)至于他那首著名的〔双双燕〕,还不是第一流的作品。咏物诗虽然在周邦彦集中已有,但精雕细琢,刻意研炼,分析入微的,要算姜夔与史达祖。史达祖因为善于用修辞学中的“拟人格”,仿佛把作者的感情注入所咏之物,善于用工笔写金碧山水,所以比起《花间》的写意的或象征性的写法,更易吸引人的注意。有《梅溪词》1卷,收入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四印斋所刻词》中。
http://www.shiciwang.org
代表作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醉公子
神仙无皋泽。琼裾珠佩,卷下尘陌。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倚高情、自锁烟翠,时点空碧。念香襟沾恨,酥手翦愁,今後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雁翅霜轻,凤羽寒深,谁护春色。诗鬓白。总多因、水村携酒,烟墅留屐。更时带、明月同来,与花为表德。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绮罗香·咏春雨 http://www.shiciwang.org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http://www.shiciwang.org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http://www.shiciwang.org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http://www.shiciwang.org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http://www.shiciwang.org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双双燕·咏燕
http://www.shiciwang.org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http://www.shiciwang.org
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http://www.shiciwang.org
芳径。 http://www.shiciwang.org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http://www.shiciwang.org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http://www.shiciwang.org
应自栖香正稳。
http://www.shiciwang.org
便忘了、天涯芳信。 http://www.shiciwang.org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http://www.shiciwang.org
东风第一枝·春雪 http://www.shiciwang.org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http://www.shiciwang.org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http://www.shiciwang.org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http://www.shiciwang.org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http://www.shiciwang.org
青未了、柳回白眼。 http://www.shiciwang.org
红欲断、杏开素面。
http://www.shiciwang.org
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
http://www.shiciwang.org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http://www.shiciwang.org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http://www.shiciw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