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不成器的读书人,要送儿子去读书,特地请自己过去的老师嘱咐几句。老师想了想,写了一副对联: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读书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就问老师:“您说的是什么呀?怎么上下联都一样?”老师说:“我说的是你呀!你年少时,你父母一心一意供你读书,让我教你,可你偏不爱读书;后来,你长成人,想读书、爱读书了,可又要抚养儿女,杂事拖累,没有条件了。我把它写出来,是想让你儿子记住:读书要趁好时机,不要像你一样后悔了。”读书人这才明白过来,读懂了对联。这是利用“好”字的多音多义的特点:把上联第一、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作hǎo,按“良好”的意思理解;其他的“好”读作hào,按“嗜好”的意思理解。这样,人人都能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