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风老莺雏》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周邦彦于哲宗元八年任溧水(属今江苏)县令。此词正是作者被贬时心中愤愤不平,而又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上阕系凭栏所见,有自然恬淡的初夏景致。“地卑”两句转写卑湿之地令人不适。“人静”三句又描画出一种风景宜人的境界。“凭栏久”将自己的处境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相比较。下阕写凭栏所想,写逐客之悲。以飘流的“社燕”自比,将为宦亦喻为寄人篱下,可见词人孤愤与凄凉心境。只好在酒里去寻求暂时超脱。此词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以酒麻醉,都不能使自己完全忘却现实。所以总是陷于沉郁顿挫之中。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原文 http://www.shiciwang.org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http://www.shiciwang.org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溧水:县名,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之溧水县,宋代与上元、江宁、句容、溧阳同属江宁府。江宁古称金陵,又称建康。无想山: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韩熙载读书堂在溧水无想寺中。熙载集有赠寺僧诗:’无想景幽远,山屏四年开。……’”
卑:低。 http://www.shiciwang.org
炉:熏炉,用来燃香去潮湿之气的。 http://www.shiciwang.org
乌鸢:泛指飞禽。 http://www.shiciwang.org
新绿:指河水。 http://www.shiciwang.org
疑(ni三声):通“拟”,比拟。
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说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住的地方很相似。
http://www.shiciwang.org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社:春秋两次祭土神的日子。)
http://www.shiciwang.org
翰海:大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http://www.shiciwang.org
寄:托身。 http://www.shiciwang.org
修椽(chuán):屋顶盖的长大木条,此指屋檐。
http://www.shiciwang.org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杜甫《绝句漫兴九首》第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簟(diàn):竹席。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翻译 http://www.shiciwang.org
幼莺在风中渐渐地老了,梅子经雨水而肥大起来,午间,大树投下了清凉的圆影。这儿地势低而靠着山,衣服受潮,常要耗费炉烟来熏干。人悠闲宁静,乌鹊飞鹰也自得其乐。小桥外,绿波新涨,水声潺潺。我久久地倚着栏杆,望着丛生的黄芦竹,心情恰似当年白居易沦落九江,在船中向琵琶女诉说自身的愁闷。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一年又一年,我好比春社时飞来的燕子,漂流着越过沙漠旷野,来到高大的屋檐下寄身。且别去想那些悲欢穷达的身外之事,还是多多地饮酒吧。我这倦怠了的江南游子,已身心憔悴,再也不能听那急促纷繁的管弦乐声了。请在歌舞宴席的一旁,先安放好枕头和竹席,好让我醉后睡上一觉。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http://www.shiciwang.org
周邦彦从哲宗元祐八年(1093)到绍圣三年(1096)之间知任溧水县县令,该词即写于此段时间内。词中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宦情羁思和身世之感,抒发个人为政之余的失意沦落之情。词中多处化用前人诗句,旧曲翻新,精心熔铸,浑化无迹。 http://www.shiciwang.org
一开头写春光已去,雏莺风中长成了,梅子雨中肥大了。这里化用杜牧“风蒲燕雏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意。“午阴嘉树清圆”,则是用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句意,“清圆”二字绘出绿树亭亭如盖的景象。以上三句写初夏景物,体物极为细微,并反映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极力写景物的美好,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但接着就来一个转折:“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正象白居易贬官江州,《琵琶行》里说的“住近湓江地低湿”,溧水也是地低湿,衣服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良多,“费”字道出衣服之潮,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那末这里还是感到不很自吧。接下去又转写:此地比较安静,没有嘈杂的市声,连乌鸢也自得其乐。小桥外,溪不清澄,发出溅溅水声。似乎是一种悠然自得之感。但紧接着又是一转:“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白居易既叹“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词人久久凭栏眺望之余,也感到自己处这“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油然生出沦落天涯的感慨。由“凭栏久”一句,知道从开篇起所写景物都是词人登楼眺望所见。
下片开头,以社燕自比。社燕春社时飞来,到秋社时飞去,从海上飘流至此,人家长椽上作巢寄身。瀚海,大海。词人借海燕自喻,频年飘流宦海,暂此溧水寄身。既然如此,“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姑且不去考虑身外的事,包括个人的荣辱得失,还是长期亲近酒樽,借酒来浇愁吧。词人似乎要从苦闷中挣脱出去。这里,点化了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和杜牧的身外任尘土,尊前极欢娱(《张好好诗》)。“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又作一转。宦海中飘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虽想撇开身外种种烦恼事,向酒宴中暂寻欢乐,如谢安所谓中年伤于哀东,正赖丝竹陶写,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会引起感伤。杜甫《陪王使君》有“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诗句,这里“不堪听”含有“易悲伤”的含意。结处“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则未听丝竹,先拟醉眠。他的醉,不是欢醉而有愁醉。丝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忧。箫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词语用此而情味自是不同。“容我”二字,措辞宛转,心事悲凉。结语写出了无可奈何、以醉遣愁的苦闷。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王国维推尊邦彦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此词即突出地体现了清真词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写景抒情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的特点。词中“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尤善铺叙,富艳精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该词曰:”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堪称匠心独运的成功之作。
http://www.shiciwang.org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