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有个名叫三多的人,到上海三多里访问朋友。由于他初到上海,不知道三多里在哪里,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朋友以此为题,想写一副对联来赠他。先吟出一句: 三多不识三多里 上句吟出后,下句老是想不出来。后来有人提起北京有个百顺胡同,胡同里有个百顺戏曲班,三多大受启发,于是高兴地补上下句: 百顺胡同百顺班 真是天造地设的妙对,成为一时佳话,被登载在当时的报纸上。 创作对联,往往得助于具体事物的启发,它同样源于生活。
http://www.shiciwang.org
上一篇:朱元璋联句封官
下一篇:赵赭生急对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