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其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思念远别的女子,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尾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俗味,臻于完美。这首诗写得感情深沉,充满浓郁的悲剧色彩,缠绵悱恻。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原文 http://www.shiciwang.org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http://www.shiciwang.org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http://www.shiciwang.org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http://www.shiciwang.org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空言:虚妄不实之言。绝踪:不见踪影。
http://www.shiciwang.org
啼:哭泣。
http://www.shiciwang.org
书:指信。 http://www.shiciwang.org
催:被梦境所催。
http://www.shiciwang.org
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http://www.shiciwang.org
金翡翠: 指烛灯罩上有金线綉成的翡翠鸟。
麝: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指香气。
http://www.shiciwang.org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指东汉时刘晨。相传他与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又入山寻二仙女,终无所获。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翻译
http://www.shiciwang.org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http://www.shiciwang.org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http://www.shiciwang.org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http://www.shiciwang.org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远隔天涯的女子的痛苦思恋,也写出了恋爱受阻的悲哀。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来是”二句写出了恋人来时如梦中的幻影,而离开时又不留半点儿痕迹,月亮西斜照着孤寂的楼台,听着五更的钟声,一切如幻,但是思念却是如此的真实。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无法形容。于是相思的痛苦在诗人的梦中悲啼,醒来之后便陷入无尽的怅惘之中。痛楚如何排解?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于是诗人“书被催成墨未浓”,提笔疾书,寄情文字,甚至无心细细研磨,为的是向恋人倾诉思念的衷肠,但是思念的痛楚却始终在心头萦绕,心情无法平静。
http://www.shiciwang.org
第三联,诗人借着残烛的余光,遥思独居闺房的恋人,接着描绘出—副迷人的场景,烛光映照着绣有翡翠鸟的帷帐,芙蓉绣被飘散着她留下的兰麝香味。这两句以想象对方的生活场景,展现恋人的生活环境,从描写想象对方的活动中来突显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之深、思念之痛。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最后两句诗人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与恋人再会是几乎不可能的了。从刘郎遭遇中,以写刘郎的怨恨来写自己的爱情阻隔更是千难万险。一个“更”字表达了自己与恋人的隔阻更是万重千山的阻隔,相见更是难以实现,也许相见只能在梦中实现了。
http://www.shiciwang.org
全诗着意摹写缠绵悱侧的相思之情和不知所以的婉曲心理,而整个相思相忆的心理流程又与斜月、晨钟、烛影、香晕的环境描写相应,在梦幻交织中创造出一个凄迷哀丽的境界,既避免了艺术上的平直,又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远别之恨的主旨。
http://www.shiciwang.org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山,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