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邑有流亡愧俸钱”,反映内心的矛盾,不仅是诗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二句感时伤世,勇于自责,自宋以来,备受颂扬。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原文
http://www.shiciwang.org
寄李儋元锡⑴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http://www.shiciwang.org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⑵。
身多疾病思田里⑶,邑有流亡愧俸钱⑷。
闻道欲来相问讯⑸,西楼望月几回圆。[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注释 http://www.shiciwang.org
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应物密友。元锡,字君贶,为应物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http://www.shiciwang.org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http://www.shiciwang.org
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http://www.shiciwang.org
⑸问讯:探望。
http://www.shiciwang.org
翻译 http://www.shiciwang.org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
http://www.shiciwang.org
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 http://www.shiciwang.org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 http://www.shiciwang.org
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楼盼望你早还。 http://www.shiciwang.org
赏析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任滁州刺史时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韦应物的诗交好友,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作答。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诗是寄蹭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
http://www.shiciwang.org
首联即说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未见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见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奉先,国家前途渺茫。这种形势下,自己的前途也是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乂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一切黯然无光。 http://www.shiciwang.org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所以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抒发了诗人因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http://www.shiciwang.org
http://www.shiciwang.org
本诗即景生情,景情反衬,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而这正源于诗人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使得本诗成为难得的佳作。 http://www.shiciwang.org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